暑期档的大片中,最让我期待的电影,当属《超人》。
作为超级英雄电影领域最著名也最经典的IP,这版新《超人》自立项筹拍阶段就备受期待。
看完电影后,终于可以放心说一句:
我对詹姆斯·古恩执导的这部《超人》非常满意。
不论是演员选角、情节塑造,还是视效场面和故事主题,本片都带来了相当多大胆新颖的创新,让“超人”这位老牌超英IP重新焕发出新的精神魅力。
说是当之无愧的暑期档最佳,绝不是过誉。
导演詹姆斯·古恩可以说是当下最会拍超英题材的导演,他以另类风格完成了对超人神话的解构与重生,让这位已经“87岁”的超级英雄始祖重新焕发魅力与光彩,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更年轻化的超人形象。
展开剩余90%换句话说,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不走寻常路,它更像是一部面向新世代观众的超人电影。
电影的颠覆从第一幕就打破了观众的预期,编导跳出了传统超英电影对角色前史的漫长铺垫,而是直接从超人的一场溃败与危机切入叙事。
当浑身伤痕累累的超人倒在雪白无垠的极地冰原,这个兼具史诗感与漫画诗意的场景,瞬间凸显出影片鲜明的风格与气质,带出剧情悬念的同时,也向观众昭示,这将是一位不同于以往的超人形象。
众所周知,在DC漫画中,超人因其强大的个人能力被誉为超英天花板。但也正因为超人本身自带的“超越凡人”的属性,在影视化创作时造成了天然的门槛——传统超人叙事常陷入二元困境:要么过度神化使其疏离于观众,要么强行拟人削弱其史诗感。
而滚导的这部《超人》最出色的地方便在于将超人的“身份认同”转化为叙事引擎,编导以双线叙事织就史诗:明线是超人与卢瑟的对决,暗线则是超人克拉克的迷茫与觉醒。整个故事的核心更加聚焦于超人的内心世界,即“超人何以成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
电影开篇就设定在“超人已经在这个世界活跃了三年”之后。
此时克拉克·肯特与露易丝·莱恩已然相识,莱克斯·卢瑟的憎恨早已发酵,而影片中的超人则更接近于一位“青年时代的超级英雄”,这种“跳过起源”的叙事选择,使电影得以直击超人作为“外星移民”的核心焦虑,氪星遗孤的身份困境,与地球养子的人性选择,成为贯穿全片的哲学命题。
作为氪星之子降临地球的克拉克,虽然已经拥有超凡的异能天赋和超级英雄的光环,但骨子里却是个有些理想主义的年轻人。他执拗地贯彻着氪星父母给他灌输的期望,渴望担负起拯救世界保护人类的责任,但又深知能力越大破坏越大,总是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因此在作战时会束手束脚。
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超人梦”。因为超人这一形象自诞生之初,就不仅仅是漫画中的虚构英雄人物,而更像是流行文化中“完美男性”的终极投射。
导演古恩显然深谙此道,在新版《超人》中,他刻意强化了克拉克·肯特作为“普通人”的笨拙与挣扎,片中的超人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无敌的存在,甚至于编导有意凸显了超人作为凡人的一面。
他也有自己的烦恼和自我怀疑的时刻,会因网络舆论对他的非议而感到困扰,也会为他与露易丝的恋情受挫而消沉,尤其是当发现氪星父母给他的期望并非是拯救人类后,作为超人的克拉克也会陷入自我怀疑当中。
这些脆弱的时刻揭开了英雄披风下的存在主义困境——
即使是看似无坚不摧的超人,也会面临困境,但超人之所以成为“超人”,正是因为在这样的时刻展现出人性的坚韧与不屈,而这才是超人的强大力量的本源。
同时,这种接地气的处理也让这版超人形象变得更加亲民,他的内心成长也更加惹人共鸣。
电影中的克拉克更像是一个初入社会、有些青涩稚嫩的年轻人,他善良强大,但有时也会因为冲动而犯错。这种返璞归真的角色塑造,恰恰是影片最特立独行的地方,超人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强大神明,而是带有人性光辉的精神象征。
说到这里必须称赞演员的表演,大卫·科伦斯韦的表演成为平衡超人这一角色神性与人性的关键砝码。193cm的身高与健硕雄伟的身材使其宛如漫画中走出一样,而英俊的脸庞与干净清澈的笑容又凸显出角色本身亲和力。
如导演古恩所说,“超人代表着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善良、仁慈、爱与同情心”。
在大卫的演绎下,这版超人更接地气也更符合观众对于超人的想象,既能在拯救普通人的场景中展现神性的恢弘,又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传递凡人的脆弱。他将超人的阳光、脆弱与成长中的挣扎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
与超人相对的是电影中的反派莱克斯·卢瑟,作为超人的宿敌,编导对这个角色同样做了相当大胆的改编。他并非一个单纯的坏蛋,而是有着一套自我坚信的理念与价值观、总是自诩为“人类救世主”的科学狂人。尼古拉斯·霍尔特将卢瑟的自负狂妄演绎得入木三分,他与超人的对抗并非简单的正邪博弈,而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
除此之外,片中的其他角色也都塑造得各有特色,比如坚强独立的女主角露易丝,瑞秋·布罗斯纳安饰演的记者不再是等待被拯救的“花瓶”,而是一个手持录音笔追问真相的“铁娘子”。种“强强联合”的设定,让超人从“被崇拜者”转变为“被挑战者”,为传统的英雄叙事注入了新鲜血液。
而作为一名超级英雄电影的忠实粉丝,片中不仅刻画了主角超人,更引入了“正义帮”的群像戏:绿灯侠的嘴炮、鹰女的冷幽默、卓越先生的技术宅属性、造型另类但内心柔软的元素人,共同构建了一个“反完美英雄联盟”,这些新英雄角色的加入给故事注入了更多的新鲜感,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诙谐幽默的人设,更是一种对“完美英雄”的祛魅。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超狗小氪的引入,绝对算是影片的一大亮点。这只太空犬既是幽默催化剂,更是情感纽带。它的存在与陪伴,使超人从孤独救世主蜕变为有家人、有软肋的鲜活生命。
这些温情元素的加入,让影片不再局限于一部纯粹的科幻动作片,而变成了适合全年龄段的合家欢电影。
当然,超级英雄电影说到底还是娱乐的艺术。
各种天马行空的视觉奇观和震撼刺激的大场面,才是这版《超人》最大的看点。
整部电影130分钟全无尿点,叙事节奏飞快毫不拖泥带水,各种大场面一浪接一浪,导演将漫画的夸张色彩与现实质感完美融合,超人对抗反派时的力量感与速度感被极致展现,而反派的超能力表现也很有想象力,纳米机器人、远程遥控的超霸、基因改造的变异怪兽让人目不暇接。
电影在视听层面同样很出色,导演古恩非常善于表现这种复古与科技感杂糅的暴力美学风格,比如电影中超人在空中飞行的镜头,使用了无人机航拍技术来捕捉超人初试音速飞行时气流掠过皮肤的震颤感,高速飞行的破空声与慢镜头下的肌肉线条交织,带给观众非常强的视听沉浸感。
还有超人与反派超霸对决时,动作戏设计充满粗粝的真实感,尤其是在IMAX镜头的加持下,每一帧爆炸、每一块碎玻璃的飞溅都直冲屏幕,将超人的“力量美学”推向高潮,带给观众一场拳拳到肉的视听盛宴。
最震撼的是口袋宇宙中反质子河的场景和结尾时空裂缝吞噬大都会的末日灾难奇观,仿佛一场视觉版的《三体》降维打击,将漫画式的奇幻场景完美地还原在大银幕上,无论是奇观性还是场景的想象力都堪称顶级。
除此之外,在表面的热血燃爽之下,《超人》藏着一颗锋利的批判之心。
编导没有将反派莱克斯·卢瑟塑造成简单的狂妄野心家,而是一个精通舆论操控与科技霸权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通过制造边境冲突嫁祸超人、雇佣水军抹黑英雄的行为,背后是对科技霸权的影射与批判。
影片中卢瑟操控的“猴子水军”堪称神来之笔。反派通过基因改造的灵长类动物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煽动对立,精准复刻了现实中的流量经济,简直讽刺意味拉满。
这些充满现实隐喻的细节,让影片超越了一般的超英电影,为故事增加了一层投射现实的深度。
而影片的核心魅力正在于此,它同时满足了两种看似矛盾的需求——既是对童年英雄梦的温柔抚慰,也是对现实困境的犀利解构。
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版《超人》交出了一份相当完美的答卷。
导演詹姆斯·古恩用这部电影证明:
超级英雄叙事未死,它只是需要一次真诚的重生。
发布于:江苏省可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